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育科研信息期刊
  本栏搜索

时  间: 
选  项: 
关键字:

  

  最新推荐

2003年第三期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来源:赵市中心小学  姚惠芳、温红英  发表时间:2004-02-04  录入:admin  点击:601次
 

  在本次家访活动中,我们有重点地走访了四户学生家庭。这些学生家长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晚上常加班,所以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都由爷爷奶奶照顾、管教。通过本次家访,联系平时的家访情况,我们发现如今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家教弊病或盲点。主要反映在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不管孩子提什么要求,都是百依百顺,尽量满足;有的家长则以工作忙为理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祖辈,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分严厉,采用打骂手段加以惩罚等等。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希望有些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好每个孩子。
  1.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除了正面说教外,更多的也是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文明行为习惯等的养成有着密切联系。孩子爱模仿,可塑性强,他们特别爱模仿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因此,作为家长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这比喋喋不休的说教和“棍棒政策”要高明得多。
  2.家长要舍得花时间亲近孩子,关心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利用钱物,给以物质满足。因为家长忙于三班倒,和孩子难得见上一面,因此大多数家长把教育子女的责任交给祖辈,有的干脆对子女实行经济调控,对孩子缺乏真正教育和沟通了解的机会和方式,对孩子在学习和思想上出现的问题很少过问,得过且过。因此,作为家长应多抽出一些时间,与子女加强交流,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配合老师加强督促教育。
  3.家长应增强家校联系意识。目前许多家长在思想上仍存在着一个错误的想法,即“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是学校、教师的事了。”他们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归于老师负责。作为家长,应消除这种观念意识,应积极与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联系,加强交流,配合学校和老师共同来帮助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可采用电话联系、来校面谈、家校联系卡等多种形式,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疏导、及时矫正,使孩子健康成长。
  4.家庭教育还要注意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这是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关键;另外,家长要理解和尊重孩子——这是沟通家长和子女感情的桥梁,也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关闭


Copyright ©2003—2004赵小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杨震
电话联系:0512-52381149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