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搜索 |
|
最新推荐 |
|
| |
 |
| 2001年第三期 | “眼高手低”——小学生毛笔字书法教学有感 |
| 来源:赵市中心小学 杨震 发表时间:2004-01-19 录入:admin 点击:28次 | 书法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更有其审美功能,这也是由书法的艺术属性所决定的。实施写字教育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习惯,还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技法规范,并且还要营造一种艺术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美妙的气氛中发现美、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进而去创造美。
“眼高手低”这似乎是一个贬义词。专门用在一些只会说不会做的人身上,是再适合不过的了。然而,在小学低中年级的毛笔字教学中,我却提倡这样,真希望那些天真的孩子一个个都“眼高”一点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法教学更是应了后一句。因为学书法确实无捷径可言。先前的古人在这一方面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我们借助这些优秀的碑帖文化来学习书法,这是一种最佳的方法。儿童时代正是求知欲旺盛,打基础的时代。书法教育从儿童抓起,也是一种正确的方法,然而怎样来指导儿童练字,却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一部分人认为,儿童学书法,应该还孩子予天真,不必讲究技法,即所谓的“天真去雕饰,童心画万象”。另一部分则强调要掌握好规范化的技法,打扎实基础,以临帖乱真为能。
对于以上两种较片面的意见,笔者均不敢苟同。第一,书法艺术的美是有一定的规范性的。一些天真的儿童书法作品,的确能取悦一些成人的心,然而他们不可能一辈子沉浸在连自己都看不懂的天真稚作中,这对于儿童自身技能的培养并无太大的作用。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审美观念的提高,终究会向成人靠拢,那么我们又何不在他们打基础阶段多给他们一点指导呢?第二,狠抓技能教学,教之于理,学而得法,又不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易使他们很快失去兴趣,丧失信心。综合这两点,我觉得在小学中低年级的毛笔字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有所得,有所获,又要发挥其天真的“创作才能”,因而,我允许并提倡出现“眼高”克服“手低”现象。
“眼高”即能用一定的美学标准来评介或批评自己以及他人的书法作品。“手低”即表示初学毛笔书法的学生的实际水平。我认为,孩子们完全可以去评价别人的作品,尽管自己可能根本比不上对方,但只要评得有理就行。
少年儿童由于受到年龄、知识层次、文化修养的限制,要他们掌握好规范的毛笔字技法,是很困难的,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痛下苦功才行。然而,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于是我根据儿童天真烂漫,能说会道这个特点,先培养他们“说”的能力,也就是“评”的能力。要“说”好、“评”好,首先要有一些正确的理论知识,包括一些笔法,运笔规则,字的结构等知识,并且要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在小学三年级的毛笔字教学实践中,我在教他们基本笔划的同时,也花了大量的时间,着重让他们给各种笔划挑毛病,学着把别人的字评一评。记得有一次,我在评讲作业时,出示了三个同学写的“上”字,请学生们来评一评,顿时班级里热闹开了,有一个同学特别会说,老是评他人的毛病,还评得头头是道,于是我把他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大家“哗”地乐开了,原来他的“上”字比前三个同学难看得多。我带启发性地说:“XX同学的字并不好,但是他说得很有道理,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写好这个字的基本要求,我们相信只要他再下一翻苦功,就一定能写好它的。”是啊,假如你知道了这个字不好在哪里,再下功夫的话,难道还不能克服它吗?
久而久之,品字评字这一过程出奇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一些学生甚至批评起老师的字来,我在惊讶的同时,也乐意地接受了。这不正是学生“眼高”的表现吗?在评他人作业的基础上,我进而指导他们评一评自己的字,并且想一想如何来克服这些毛病。有一个学生在星期一就拿了几张字来给我看,说这是在家练的,一共写了12遍才满意,请我看看还有什么问题,我看着一遍遍进步的足迹,会心得笑了。评人评已这一过程,正渐渐地改变着学生“手低”这一状况,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写字水平。
在评说中练字,提倡“眼高”克服“手低”这一举措,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班中的学生不但基本掌握了正确的执笔姿势,笔划规范,而且还能做一个小小“评论家”呢。所以说“眼高手低”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是儿童学字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好现象。只有“眼高”才有望将来“手也高”,如果连人家的字好坏都分不清的“眼低”者,手又能“高”到哪里去呢? |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