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搜索 |
|
最新推荐 |
|
| |
 |
| 2002年第八期 | 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
| 来源:赵市中心小学 张云芳 发表时间:2004-01-29 录入:admin 点击:340次 |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特别是教师如何改变观念,转换角色,是广大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
前段时间,我有幸听了一位优秀数学教师的一堂精彩的观摩课:“百分数的应用”。感触很深,这堂课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四个基本特征。
教学片段(一)
1、播放录象:申奥成功的欢庆场面、以及激动人心的投票时刻。
2、解释说明投票规则:..............超过半票数的城市才有资格............。若几个城市中没有超过半数的城市,则淘汰票数最少的一个城市,进行多一轮的投票。
3、出示第一轮投票结果:
让学生自由计算北京得票数是否超过半数,从而引出得票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4、出示第二投票结果:
运用得票率来分析北京是否赢了。
5、计算得出北京得票率约等于53%,屏幕上顿时显示“我们赢了”
四个大字,一下子牵动了学生的情绪,激动万分,高声呼喊“我们赢了”。
教学片段(二)
1、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百分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种子发芽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课前布置学生用20颗农作物种子做发芽试验,并按小组交流、汇总、编制成表。
2、在课上,教师让学生反串粮种站站长的身份来挑选种子。从而引出: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的收成,为了要选择优质种子,就要计算种子的发芽率。
3、让学生联想自身实践来研究何为发芽率?怎么求发芽率?并在小组内进行计算、交流。
教学片段(三)
1、学生课前调查:
班级工( )人,来自( )个家庭。
2、课上学生独立计算:
(1)我班家庭轿车的拥有率 %。
(2)我班空调的普及率 %。
(3)我班电脑的普及率 %。
(4)报纸订阅率 %。
(5)我班申奥支持率 %。
3、针对以上数据,学生分析社会现状,“你有什么感想?”并对今日所学的内容取个题目:
教学片段(四)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配制糖水。
要求:(1)说说什么是含糖率。
(2)组内商量确定含糖率,再选择相应的糖、水的克数。
(3)小组合作配制。
反 思
一、重过程
研究性学习关注的并不是学习的结果,而是学习的过程、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强调学生要学会调查、观察、实验并学会收集、分析、整理资料。进行处理反馈得出新的信息。尤其注重整个研究过程。
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主动接触社会实际生活,而且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自觉地去探索、尝试。对所学知识进行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本节课中,学生所进行的种子发芽试验、家庭班级情况调查、收集数据、配制糖水的一系列活动,无不体现了研究性学习重过程的这一特征。
二、重应用
学 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的又一基本特征,研究性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以及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且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具体的、有社会意义的。本节课中,学生要成功反串种子站站长就是对社会生活知识经验的应用,事实上,学生必须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才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又如,学生进行家庭电脑、空调的调查计算普及率,进而来说明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状况,或者用以学的百分率知识来配制糖水,这些都是对所学知识应用的体现。
三、重体验
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习过程的理性认识,如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等,还十分重视感性认识,即学习的体验。传统的学校教育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其教学过程基本上是间接经验的学习,这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千百年来人积累的丰富的知识体系。然而,现代的教育还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间接经验参与,这与学习者的个人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在亲身体验、内化的基础上才能 逐步形成个人的观念、知识体系。
在本节课上,教师用申奥成功 的事实来激发学生对“百分率”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产生共鸣、震撼,在激动中体验到半分率的实用价值,进而诱发学生去自觉研究半分率的奥秘。又如,教师利用轿车、电脑、空调的普及率引导学生分析生活水平状况,进而体验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又如,在课尾,请学生自己来给所学知识命题,学生经以上一系列实践、研究,确实感悟到百分率无处不在,这正是对本节内容学习研究的最好反映。
四、重合作、全员参与
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参与,注重整个研究学习的过程。因此,从理论上说,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合作研究、实验等这样的学习而有所得。在这里,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者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学会了解不同人的个性。取得高质量的成果。这种合作包括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例如:学生之间在实验中彼此尊重、理解、容忍的态度。表达、倾诉、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以及制订各种方案的合作能力等。诸如这些,充分体现了时代与现实社会的要求。
本节课中,教师采用独立与合作相结合的方法,从调查、整理到反馈到实验操作,始终全员参与,使学生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功的快乐。 | ---刊登于常熟教研 |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