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育科研信息期刊
  本栏搜索

时  间: 
选  项: 
关键字:

  

  最新推荐

2002年第八期

实施“主体教育”,培养创新素质


来源:赵市中心小学  温红英  发表时间:2004-01-29  录入:admin  点击:316次
 

  所谓“主体教育”,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说明,如果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热情很高,思维也会非常活跃,学生就有了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表现。因此我在教学中就注意对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一、精心创设导入情境,提供探究材料,让学生在探究中表现
  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水平与掌握程度主要依赖于学生原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因而,新课前激活处于“休眠”态的旧知识有助于同化新知识。鉴于此,“复习”成了传统教学最常见的导入形式。当然,单纯的复习已很少见了,而取而代之的是“铺垫”。顾名思义,“铺垫”是为新知学习铺路搭桥。其内容一般是与本课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其形式通常是口答、演算;其功能主要是思维定向。
  例如:口算两 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例题为32-8;铺垫题:12-8、20+4。其意图非常明显,即将学生的口算思路引导到铺垫题所示的口算方法上。这对于形成“算法多样化”显然是不利的。这种“铺垫”的优势不能说没有,然而,从新的数学教育理念看,它恰恰是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大大缩小了探索空间。因为教师设置的思维“通道”使学生顺利“完成”目标,从而轻松“学会”,原本应由学生自己探索完成的工作由教师代替了。如此不经过学生自主积极艰苦的思维活动,而轻松获取知识结论,对学生自主性的发展不利。
  随着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个性、才能的发展为主,导入阶段的目标也应随之由为知识学习作准备为主转向情感诱导为主;由关注知识技能领域转向关注发展领域。因而,弱化复习作用,强化情景创设功能,让学生体会今天学的数学就在身边,形成探索的欲望,是导入阶段的方向。
  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先向学生提出:想知道老师今年多大了吗?学生都觉得老师今天怎么问起这个来了,学生的好奇心顿时产生,想了解个究竟,然后老师让一名学生说出他的年纪,再让学生来探索、研究求老师年纪的方法。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学生的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记忆牢固。总之,数学问题情境化可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将数学问题现实化,为学生提供研究材料,让学生在探索中表现
  数学内容虽然是抽象的,然而大都可以在生活中的找到适合小学生接受的原型。例如,教学相差关系应用题,我出示一张价格表:一块橡皮5角,一支铅笔9角,……让学生自己提数学问题;又在教学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让学生将第一组的人数和第二组的人数合起来列出算式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等等。总之,“现实化”的导入,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跃跃欲试,急于探索;使学生体会到数的价值与魅力——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数学充满趣味;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问题自己提,规律自己找,结论自己总结。
  三、引发学生合作、讨论,在探索中表现
  教学中加强讨论、合作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帮助,还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讨论,加强交流、增强整体意识,在整体中发展自主探索精神,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
  如:在按教材中的意途教好了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后,让学生讨论除了剪拼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还可不可以把它剪拼成其它图形来推导呢?这样学生在推导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之后再让他们小组讨论,更容易发挥学生们的创新才能。有的学生就想出了可以拼成三角形来推导,有的学生甚至想把它拼成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宽了。
  四、巧设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探索,有所创新
  练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实践证明,有思考性的练习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巧设练习,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习题,这样不仅可以开放学生的思路,发挥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如:在“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一课时,练习中按排了这样两组题:(1)花猫有20只 ; 桃树有10棵;男同学有29人 。让学生根据给你的这个条件说出一道题。(2)陈颖质今年10岁,老师比她大21岁,10年后老师比她大几岁?……通过这种的练习,每个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了发展,体验到智力的欢乐和学科的美感,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打破陈旧、封闭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激励”学生的思维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发挥他们的研究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关闭


Copyright ©2003—2004赵小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杨震
电话联系:0512-52381149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