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搜索 |
|
最新推荐 |
|
| |
 |
| 2001年第一期 | 随笔 |
| 来源:赵市中心小学 谢敏茜、任红英 发表时间:2004-01-19 录入:admin 点击:22次 |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由锡山市教师进修学校主办的“太湖之秋”小学数学自主创新课堂教学观摩会于10月26日——29日在锡山市体育馆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师代表一千多人参加了这一盛会。我和徐静亚老师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专家们优秀的示范课和精彩的讲座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课前师生之间的交流
由于专家们的示范课都是借班上课,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定的陌生感。为了融洽气氛,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每位老师对课前与学生的交流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如江苏海门实验小学优秀青年教师张齐华老师在教《圆的面积》前是这样安排的:先给学生猜2个谜语,谜底都是水果,第一个谜面是:草地上来了一只羊,很多学生猜不出来,老师告知结果:草莓;张老师又给学生猜第二个谜语:草地上又来了一只狼,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答案:杨梅。老师问:第二个谜语同学们为什么很快猜出来?那是因为有了第一个谜语的猜法,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而张老师接着要教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正是建立在过去学过的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之上,这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启示:学习新知识,要想一想和过去的旧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
这次活动,我们共听了10节数学课:其中有3节课是特级教师上的,另外7节课则是江苏省各县、市的优秀青年教师的课;内容有应用题教学,也有式题教学,更有意义、面积公式的教学。这些课中教师都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拘于礼节,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位置,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从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同时教师也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精彩的讲座
专家们优秀的示范课给听课老师全新的感觉,而精彩的讲座更是博得与会者热烈的掌声。如著名特级教师、海门实验小学校长张兴华老师的讲座《数学中的创新教育》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应达到这样八种情境:1、牵引直觉(直觉情境);2、异想天开(求异情境);3、“吹毛求疵”(超越情境)4、自主探索(求索情境)5、诱之以渔(元认知情境)6、形象创造——(形象情境);7、情急生智(需要情境);8、放松的警觉状态。讲座内容虽然简短,但结合教学的实例,非常生动。
无锡之行,虽累但获益不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去研究、去探索。(谢敏茜)
全国特级教师讲师团小学语文讲习班日前由杨州邗江教师进修学校主办。与会人数达一千多人。本人有幸参加了本次讲习班的听课。在本次活动中,有三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上了示范课并做了专题讲座。
北京特级教师武琼上了六年级的《黄河象》(老教材)两节,并作了《师生共创良好的课堂氛围》的专题讲座。江苏特级教师于永正上了两节作文指导课,并做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讲座。另一名北京特级教师林承霞的示范课是六年级作文片断训练,专题讲座是《作文情趣教学》。
听了示范课及专题讲座,感受颇多:
1、师生共创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每一位教师课前为消除学生的陌生感,都有一段幽默风趣的课前谈话,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课堂中教师和蔼的神情,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巧妙的点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学生入情入境,几乎已忘却了是在课堂中,特别是于永正老师的课上,孩子们完全忘却了时间、环境,就像在跟一位知心朋友聊天,真是无话不谈。
2、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充满激励,使课堂充满情趣。
所上示范课人文精神很浓厚,少了包办,多了自主;少了限制,多了引导;少了理性,多了情趣。真是:以情于人,以情教书,身教重于言教。
3、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总之,外出听课真是受益匪浅,感受之深,真有点“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味儿了。(任红英) | 【关闭】 |
| |